[2024/10/27]“真正量子網路中之遠態製備” 研究成果已發表於 Communications Physics [THE RESEARCH RESULT OF THE STUDY ON “Preparing remote states for genuine quantum networks” HAS BEEN PUBLISHED IN Communications Physics]

量子網路通常包括量子通道、中繼器和終端節點。遠端狀態準備 (RSP) 允許一個量子節點遠端準備其他節點的狀態。雖然諸如量子不匹配性等量子特徵最近被認為是 RSP 的必要條件,但它並不能保證 RSP 在量子網路中的實現超越任何古典模仿之方法。於此研究中,我們從理論上介紹、並在實驗上實現了一種稱為 RSP 能力的量子資源。此資源驗證了實現真正的量子網路所需的所有靜態和動態資源,其中 RSP 的實現可以勝過任何無糾纏和量子位元轉換的古典模擬,包括 Einstein-Podolsky-Rosen 糾纏對的靜態資源和量子通道與中繼器之動態資源。我們的實驗測量 RSP 能力,證明古典和量子 RSP 之間的過渡取決於光子對之品質。此驗證了量子不匹配性並不能確認非古典 RSP,但 RSP 能力可以確認。這些結果有助於認證網路中RSP之功能與其所具備之量子優勢。
有關該研究與成果的更多參考資料及資訊,請參閱:
(1) Communications Physics 期刊刊載頁面
(2) Communications Physics 期刊論文全文

Read More

[2024/08/14]“量子網路中多光子糾纏之確認” 研究成果已發表於 npj Quantum Information [The research result of the study on “Scalable Determination of Multipartite Entanglement in Quantum Networks” has been accepted and published in npj Quantum Information]

我們提出了「透過偵測真正的 N 節點 Einstein-Podolsky-Rosen 量子可操縱性」來實現量子網路的保真度和真正的多節點糾纏的確認,並且在不受信任的星形網路中,確定量子網路保真度和真正的 N 節點糾纏僅需要 N+1 組測量。實驗上,我們使用光學裝置演示了真正的 3 光子和 4 光子量子網路的確認,以及廣泛使用的糾纏目擊的誤報,即 1/2 的保真度標準。我們期望透過進一步的研究,該方法可以擴展到其他類型的網路拓撲以適用於通用的量子網路。
有關該研究與成果的更多參考資料及資訊,請參閱:
(1) Research 中「實驗糾纏光子與多光子糾纏的產生與識別」的介紹
(2) npj Quantum Information期刊刊載頁面
(3) npj Quantum Information期刊論文全文

Read More

[2024/03/16]“運用非CP過程量子過程能力於光子非馬可夫動力學之識別” 研究成果已發表於 ADVANCED QUANTUM TECHNOLOGIES [THE RESEARCH RESULT OF THE STUDY ON “Photonic Non-Markovianity Identification by Quantum Process Capabilities of Non-CP Processes” HAS BEEN PUBLISHED IN ADVANCED QUANTUM TECHNOLOGIES]

我們提出了一種基於非CP過程(新的量子過程能力)的方法來識別和測量量子動力學中的非馬可夫性質,而無需狀態最佳化和使用糾纏資源之負擔。我們忠實地證明了該方法可以使用全光學裝置實現之。結果也可用於探索可實現製程或狀態斷層掃描的動態系統中的非馬可夫特性。
有關該研究與成果的更多參考資料及資訊,請參閱:https://doi.org/10.1002/qute.202300246

Read More

[2023/06/04]“實驗過程中量子關聯的產生能力” 研究成果已發表於 Advanced Quantum Technologies [The research result of the study on “Quantum Correlation Generation Capability of Experimental Processes” has been published in Advanced Quantum Technologies]

我們提出了一種實驗上可實施之方法,藉由簡單地準備分離狀態作為測試輸入,然後對相應輸出的單個量子位進行簡單的局域測量,就可識別實驗過程中量子關聯性(包括EPR操控性和貝爾非定域性)的產生能力。這一發現可用於通用量子計算中,雙量子位元控制邏輯閘客觀之基準測試。

Read More